新华网:4月18日香港大公报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一文,经核实,此报道为虚假新闻。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布鲁塞尔签署关乎欧盟未来的财政契约之后回到柏林买菜;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下班之后到超市买土豆、柠檬;奥巴马带着保镖排队买冰激凌……这些政客都是在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的主儿,为什么还要自己买菜、排队呢?他们在超市的出现无法引起围观,而且结账的时候还要排队,因为那个时刻他们只是个普通的消费者而已。
曾经有一段时间,电视荧屏上尽是康熙、乾隆微服私访的精彩剧情,通过暗访而将贪官污吏揪出来,大快人心。相比之下,民主选举出来的那些首相和总统们就逊色得多,只有在进行选战的时候,他们筹集资金,打个台子,然后吸引老百姓听他们演说,看他们的表演。莫说微服私访了,每个候选人生怕老百姓不认识他们呢,选举就是花钱买注意力的活儿,这个“选官”的程序,让任何一个首相或者总统都没有机会再“微服私访”了,山野民夫都会认识他们的。
默克尔的态度对欧元的存废很重要,奥巴马几乎可以影响全世界,但是他们对国内的选民来说,只是一个民意的代表,权力的执行者。熊彼特曾经给民主下了个定义,就是选举统治自己的人,代议制民主并没有赋予选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权利,但是赋予了他们选择代表的权利。除了总统和首相之外还有大大小小、数量不等的议员,由这些人当选民的传声筒,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意见。康熙或者乾隆之所以微服私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百姓的意见很难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而民主国家的民意由很多渠道传达到决策者那里,微服私访的重要性被降低了。
民主政府基本都是限权政府,奥巴马或者默克尔看上去很威风,但是他们的权力都是有限度的。奥巴马想限制枪支,结果在参议院都没有通过,他很愤慨,但是没办法。即便奥巴马微服私访了,认为枪支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他也不能一声令下把枪都给收缴了,又或者说,奥巴马发现某个地方官行为不端,他也没有权力把一个州长给撤了。所以说,微服私访对这些民选官员没什么用,他们更需要曝光率,让选民们看到他们在为人民服务,否则,下次选民就要换人了。
微服私访可能会让官员心生恐惧,而民主官不聊生变成了一种制度。大众传媒则让各级官员的工作处于透明化的状态,无数的眼睛盯着掌权者,不用皇帝“微服私访”,官员的谋私行径就会大白天下。而选民手中的选票就是政治“货币”,他们有选择购买服务的自由,如果选举胜利,就在一个特定的期限成为国家“第一人”,任期届满或者不被信任了,就要卷铺盖走人。无论台上还是台下,奥巴马或者默克尔首先是个公民,因此他们要遵循公民的行为规范,奥巴马排队买冰激凌只不过是公民应有的“习惯”而已,至于穿不穿拖鞋,那是他个人自由。作为总统,他享有贴身保镖的服务。每个卸任的总统或者首相都要回归自己的公民底色,卸任的美国总统都会写回忆录,他们需要赚钱,因为他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柴米油盐。
民主制度驯服了总统和首相们,因为它驯服了权力,把权力关到法治的笼子里。法治意味着权在法下,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夯实了王在法下的原则,国王都没有一言九鼎的权力了。微服私访在一个封闭和集权的政治系统可能是制衡滥权的手段,至少对滥权之人形成震慑,在一个越来越开放透明的权力系统中,制度驯化了权力,因此,微服私访也就成为一种浪漫的政治想象了。